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弘揚孝親敬老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建設具有民族特色、時代特征的孝親敬老文化。企業作為社會成員,也應合理承擔孝親敬老的社會責任,對職工照顧父母的孝親行為予以適當包容和鼓勵。
03-10
老年人自有住房,居住使用多年,一般不愿意搬離,子女不宜強制其搬離現有住房。但老年人自有住房,多數已經年久失修,有的屋頂漏雨,有的門窗不嚴,有的甚至已經是危房,急需要維修或改建。很多老年人并無多少的積蓄,難以支付修繕房屋的費用。贍養人有義務給付資金和組織力量為老年人自有的住房進行維修和養護,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本案中兩原告自有的廚房倒塌,三子女作為贍養義務人,應當及時為兩原告修繕,但三子女因修繕費用的負擔,發生爭議,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兩原告自行修繕后,三原告應當負擔必要的修繕費用。
12-01
一次交通事故,傷害了兩個家庭。本案如果“一判了之”,在法律上沒有任何問題,但會徒增雙方的煩惱,不利于矛盾的化解:一方面是王某某一時半會兒無法獲得賠償,以彌補其身體上受到的傷害;另一方面是施某有抵觸心理,也無能力履行。通過精心的調解工作,使得雙方放下心結,最終本案圓滿實現案結事了。
11-25
判決后,法官的工作并未停止,而是繼續耐心細致地明理釋法、持續地跟蹤回訪,最終讓兄弟二人就共同監護母親達成了一致協議,讓周家子女間十多年的矛盾得到化解,使得符某的晚年生活有了很好的保障。
11-22
法律上的收養關系可以劃上句號,但多年來的親情與恩情是無法割斷的,即便解除收養關系,養子女仍應抱有感恩之心,對含辛茹苦將其撫養長大的養父母盡到贍養之責,以弘揚敬老、養老、助老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11-21
兩位老人將拆遷安置的兩套大房子贈與兒子、兒媳,本想“養兒防老”,然而兒子卻將老人的付出看成理所當然,不盡贍養義務,公然違背承諾對生病的老人置之不理,迫使老人無奈之下對簿公堂,起訴撤銷贈與。雖然起訴時已超過1年期間,但根據《合同法》第186條第一款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也可以撤銷贈與。本案老人贈與兒子、兒媳拆遷安置房是不動產,在辦理不動產權屬登記手續之前仍可以依法撤銷贈與。
11-21
祖父母、外祖父母需要贍養。孫子女、外孫子女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贍養是以其父母的贍養義務為基礎的,所以,孫子女、外孫子女的贍養條件不應寬于其父母的贍養條件。依據《民法典》第1067條第2款規定,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所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只有在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時,才可向孫子女、外孫子女提出贍養的要求。如果祖父母、外祖母有經濟收入或來源,可以負擔自身生活所需,就不能要求孫子女、外孫子女承擔贍養義務。
斷絕父母子女關系、人為排除子女對父母贍養義務的協議有違公序良俗和法律的強制性規定,損害了老年人合法權益,屬于無效的民事行為,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作為子女仍需承擔贍養父母的義務,遂依法判決余某每年支付母親贍養費3000元,并承擔五分之一醫藥費。目前,判決已生效。
李某已超過退休年齡,但其提交了村委會出具的證明、存單、記賬本等證據證明其因傷產生了誤工損失。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了解民情民意屬于其基本職能范疇。雖李某提交記賬本等無相關單位蓋章、存折亦不能直接反應款項來源,但綜合上述證據,基本能夠相互印證,證明李某事發前具有勞動能力及收入來源。故法院綜合其年齡及證據證明效力,酌情確認按照100元/天計算李某誤工費。
子女對于父母的贍養并不能以父母履行了對子女的撫養義務作為對價。即使父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履行對子女的撫養,在父母需要贍養時,子女也不能拒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19條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子女的贍養義務不受父母婚姻關系變化的影響。無論父母是否離婚、再婚,子女的贍養義務均不因此而消除,子女也不得以拒絕贍養義務為由干涉父母的離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老年人在外出旅游時,最好能選擇專業的旅游公司,不論在外活動多久,都應簽訂相應的旅游合同,購買保險,進行必要的安全保障。作為組織方,如團隊中有老年旅游者,在安排旅游活動、制定旅游計劃和行程時,應充分考慮老年旅游者的身體狀況、參與能力、活動的強度、時間和可能出現的風險,并配備必要的隨行醫護人員參與陪同,從而避免或減少旅游活動中出現突發狀況時,能及時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降低風險,減少損害的發生。
家庭成員對老年人實施家庭暴力或者盜竊、詐騙、搶奪、侵占、勒索、故意損毀老年人財物,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和艱苦奮斗等優良傳統教育。
鼓勵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和其他法律服務機構為經濟困難的老年人提供免費或者優惠服務。
“婚騙”是以婚姻為誘餌詐騙他人錢財的行為。婚姻詐騙,往往是以結婚為幌子,詐騙受害者錢財,然后以感情不和為由分手或尋機逃離。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對失能老人精神需求的保障日趨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近日,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涉失能老年人財產糾紛案。老人晚年突患重病后,與老人久不來往的兒子以監護人的身份代替老人將孫女(老人已將房產贈與孫女)告上法庭,欲將房產要回。
一份特困供養協議,讓未盡扶養義務的妹妹分文未得本案中,扶養人與被扶養人簽訂的《特困供養協議》,符合遺贈扶養協議的構成要件,并且扶養人實際履行了對被扶養人的生養死葬義務,因此扶養人享有受遺贈的權利。
青團是江南時令美食,一到春季備受追捧。青團因色如碧玉,口感糯韌綿軟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是如果食用時疏于對老人或孩子的照料,吃進肚子里的就不只是春天,還有危險。日前,蘇州市吳中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老人在被護理期間因食用青團被噎致死所引發的糾紛。
根據法律規定,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終止履行;已經履行的,根據履行情況和合同性質,當事人可以請求恢復原狀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并有權請求賠償損失。現旅行社所發會籍卡存在未消費金額,王某亦表示不再續約,旅行社應退還王某未使用的其他費用,對該項訴請,法院予以支持。
現有法律制度與市場體系尚不健全,無法滿足創新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的實際需求,制約了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業務的發展。亟需借鑒發達國家經驗,加強制度建設與法律保障,強化政策引導,培育市場體系,同時加快立法進程,完善監管體制,規范保險機構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購買了重疾險,理賠時保險公司不予賠付怎么辦?
如果說互聯網是個魚龍混雜的流量池,那么辨識能力較低的老年人無疑是這個流量池中的初級玩家。“數字鴻溝”是互聯網與老齡化并行時代社會面臨的新課題,老年人作為社會群體的一部分,不應當被邊緣化,更不應當被“收割”。在本案中,運營商有義務提供真實、準確的服務信息,消費者亦享有知悉其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面對老年人群體時,運營商更應當充分的釋明合同權利義務,不能“迷糊”開通業務,更不能未經明確同意擅自扣費。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和眾律師將致力于,減少老年人因繼承、贍養、婚姻等問題帶來的家庭糾紛,減少老年人因投資理財、醫療保健、養老協議等問題帶來的經濟糾紛。從而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保障老年人獲得幸福愉快的老年生活。
和眾律師,矢志不渝-維護您的合法權益!
和眾人將秉承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立足全方位為有法律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社會風尚,增強全社會的敬老愛老意識,共建和諧家園。
和眾律師,初心不改-護航您的晚年生活!
和眾人將致力于進基層、進社區、進家門,肯付出、肯用心、肯奉獻,通過多種渠道以及耐心、細致、周到的服務為中老年朋友送去法律人的溫暖與關愛,在此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注與關心。